定向增发
-
新三板股权质押连续倍增 银行独占业务主动权
但是频繁的定增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处于发展阶段惜售股权的企业来讲,难免有稀释股权甚至控制权旁落的担忧。另外一方面,尽管股转系统一再提速审核效率,缩短审核时间,但企业的定增通常还是要花将近2个月的时间。
-
新三板再融资良性循环基础在动摇
其结果是,现在一级市场上愿意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越来越少,挂牌公司的再融资难度显著加大。新三板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功能在相当程度上被削弱,而这不能不影响到其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一环的地位,对此万不能等闲视之。
-
35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一年浮亏1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共有900家上市公发布定增预案,截至今年1月底,共有423家已经破发,占比为47%,接近半数。期间共有58家基金公司参与了289家上市公司的定增,累计获配投入2219.28亿元,截至今年1月底最新市值(考虑分红再投资)为2128.86亿元。
-
新三板制度完善可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挂牌公司数量的增多和分层方案的推出,公司债等其他融资工具推出的预期也在升温。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公司债制度的推出将改变目前挂牌公司主要依靠定向增发“一条腿”融资模式的困境,而从历史经验和新三板公司质地来看,中小企业私募债有望成为融资工具扩容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重要选择。
-
抄底定增破发股 104只个股跌破增发价
截至9月15日,今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361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104家,占比约28.81%。这104家公司中,主板56家,中小板30家,创业板18家。
-
中科招商拟再融资300亿元
中科招商(832168)9月9日晚宣布拟以27元/股的价格再融资不超过300亿元。中科招商董事长表示,此次定向增发主要是为了抓住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时机。
-
从九鼎完成100亿定增看新三板流动性问题
在新三板日成交额不断下滑、投资者对新三板未来流动性存疑虑的关口,九鼎投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三板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流动性一定不会是大问题。
-
定增多为“补血” 大股东参与度偏低但收益率高
定向增发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宽松的定增条件和灵活的定增机制有助于中小微企业扫除“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发展障碍。
-
新三板企业遭套利 定增股份被大量抛售
中科招商、海航华日、恒神股份、ST激动等公司在完成定向增发后,参与认购的一些机构在近两个月内,已经出现大批卖出认购股份甚至全部抛售情况,其中,不乏割肉卖出者。
-
新三板处在资本市场风口 介入需经历三大考验
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并不能通过IPO直接融资,企业通常选择定向增发股权的方式获得资金,这些股权正是基金争取的对象。现在投资新三板属于最佳优质投资项目。